在我国冬小麦的主要种植区,如江苏、安徽、河南、山东等地,小麦黄叶病毒病(俗称“黄症”)已成为一种广泛发生且危害严重的病害。这种病毒性病害不仅对小麦的生长造成显著影响,还会导致产量一下子就下降,给农民的生产生活带来重大损失。因此,对于小麦黄叶病毒病的防治,我们一定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小麦黄叶病毒病的最直观症状是叶片发黄,出现黄绿相间的斑驳。在病情逐步发展时,麦苗的叶片会开始卷曲变形,尤其在新叶上这些症状最明显。这种黄化现象如果不加以控制,会迅速蔓延至整个小麦田,极度影响小麦的正常生长。
小麦黄叶病毒病是一种土传病害,主要是通过病土、病根残体、病田水量以及植株间的接触等方式传播。禾谷多粘菌作为其传播媒介,使得病害的扩散更为迅速。在北方地区,该病害多在春季小麦返青期开始发生,当日平均气温达到10摄氏度时,病害就非常有可能慢慢的出现。随气温的升高,尤其是当日平均气温达到15摄氏度时,病害进入高发期。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是,一旦田间出现病毒病,第二年仍有可能再次发生,因此,对于病害的预防和控制尤为重要。
针对小麦黄叶病毒病的防治,建议采取综合防治策略。首先,在药剂选择上,应使用专对于病毒病的药剂,如氨基寡糖素、辛菌胺、氯溴异氰尿酸、盐酸吗啉胍等。同时,结合植物生长调节剂(如芸苔素)和植物营养补充(如鱼蛋白、叶面肥),以增强小麦的抵抗力和恢复生长。
在实际操作中,对于已发生黄化病毒病的地块,在喷施除草剂之前,应先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病毒病的处理。此外,对于市面上常见的一些药剂,如戊唑醇、吡唑醚菌酯、己唑醇等,虽然对病毒病无效,但对其他病害如纹枯病等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因此,在选择药剂时,应根据病害的具体类型做到合理搭配。
1. 对于有黄化病毒病的地块,在进行其他农事操作如喷除草剂之前,应优先治疗病毒病,以防病害的进一步扩散。
2. 在第二年种植小麦时,尤其是返青期,第一次喷药时应加入防病毒病的药剂,以预防病害的再次发生。
3. 由于小麦黄叶病毒病的传染性极强,因此在进行田间管理时,应最好能够降低植株间的直接接触,避免通过农具等造成病毒的机械传播。
总之,小麦黄叶病毒病是一种对小麦生产具有重大影响的病害。通过科学的防治措施和管理方法,我们大家可以有效地控制病害的发生和蔓延,保障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对这种病害,我们一定要保持高度的警惕,及时采取比较有效的防治措施,以确保小麦生产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遭约1000名乌军人员进攻,俄库尔斯克州进入紧急状态,普京:“乌方发起大规模挑衅”
特斯拉FSD不如华为安全?余承东:FSD进步非常大,上限挺高但下限很低,路边停放的货车减都不减速直接撞过去【附无人驾驶技术现状分析】
OpenAI宣布DALL-E 3模型向免费用户开放,但每天只能生成两张图片
不是吧!#萌娃日常 #母子日常 #人类幼崽的800个心眼子 #人小鬼大的小丫头 #斗智斗勇的日常
与中坚力量共成长,2024建信信托艺术大奖评委会特别奖获奖艺术家凌海鹏
上一篇: 【48812】疯了!这企业狠砸400万寻求“栽培狂人”!名额有限抓住抢!
下一篇: 智慧农业_农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