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科技延长猕猴桃的挂果期?如何让果园“死而复生”?山东省淄博市源泉镇种植大户王志广解答了这两个问题。
近日,科技日报记者见到王志广的时候,他正在果园里对猕猴桃树进行整形修剪。这是果园全年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马虎不得。谈起去年的收获,作为远近闻名的种植大户,他向记者算起了账:大多数猕猴桃最多撑到10月中上旬,就采摘完了,但他家的猕猴桃能挂果到11月下旬。成了稀缺品的猕猴桃,每公斤采摘价可达20元,是平时采摘价的两倍。
博山猕猴桃生长于淄博市博山区。其因口感纯正、酸甜适度、细嫩多汁的独特品质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源泉镇是博山猕猴桃主产区,现有4000多户村民种植猕猴桃,年出售的收益近7亿元。
作为碧玉(淄博)果蔬购销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志广这几年一直在探索拉长猕猴桃挂果期、储存期、销售期的方法。他和记者说:“我们利用鱼蛋白、有机肥、富硒肥、氨基酸、硅肥进行分段、分片试验。经过这几年的对比试验,我们得知硅肥效果最明显。”
“硅肥被国际土壤界列为继氮、磷、钾之后的第四大元素肥,是一种典型的环境友好型肥料。”中国农业科学院数字农业农村研究院(淄博)副院长陈保青介绍,硅肥能够最终靠调节茎叶夹角,改善群体光合作用,延缓叶片衰老,提高根系穿透能力,促进根系发育等生理调控作用,提高作物产量。
2023年8月底,该院组织技术人员对猕猴桃产量、品质进行测定。来自淄博乐悠悠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含硅水溶肥料——“悦悠悠”帮了大忙。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喷施一种名为“悦悠悠”的含硅水溶肥料之后,增产率可达到28%。同时,果肉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微生物C含量分别提升7%、9%、11%、83%。按照每亩施用成本89元计算,施用该硅肥后每亩可增加纯收入8781元,投入产出比达到了1∶97。
“硅肥中的硅会和猕猴桃内的各种物质进行结合。猕猴桃吸收硅元素后,在外皮形成角质双硅层,在猕猴桃内部形成了一些硅化细胞。而这会增加细胞之间的紧密性,延长坐果期,也会增加外皮的硬度,延长挂果期和保质期。”淄博乐悠悠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城介绍,“我们引进加拿大先进的技术,通过多年的潜心钻研,形成了以溶液态单硅酸为主要成分的技术路径,研究出了以促进农作物生长的天然提取物为主要的组成原材料的新型硅肥。这种肥料可直接被作物叶面吸收。”
田兴水是王志广的老乡。但与王志广不一样的是,他种植的2.2亩“碧玉”品种猕猴桃前两年染上了溃疡病。
溃疡病是一种严重威胁猕猴桃生产的毁灭性病害,被称为猕猴桃的“癌症”。此病来势凶猛,有可能致使猕猴桃果园毁灭。田兴水和记者说,最严重的时候,他家果园里三分之二的果树都染上了该病。这几乎给果园“判了死刑”。
在走投无路的时候,含硅水溶肥料成了“没有很好的方法后的大胆尝试”。田兴水说,2022年6月份,他进行第一轮防治,当年无新增发病、死棵现象,亩产量3326斤。到了2023年,进行第二轮防治后,发病率降低、树势变壮,而且发病的枝仍能结果,亩产量7389斤。
尝试了近两年,田兴水又开始算账:他每年喷施3次含硅水溶肥,每年每亩喷施900克,花了61.2元;此外,还有40千克硅钙镁、40千克硅菌肥……一年下来,合计每亩花了493.2元。
实际上,含硅水溶肥可提质增产和抗病抗逆的故事并不仅仅发生在猕猴桃这一种农产品上。
2023年,淄博市周村区农业农村局对该区六处小麦施硅肥试验田测产。结果显示,每亩可增产11.99%—25.88%。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对两处施硅肥玉米田的测产报告数据显示,其每亩增产率分别达到9.16%和11.12%。
2023年,山东省约11.6万亩科技助农示范田用上了这种含硅水溶肥,涵盖粮食、蔬菜、水果等多种农作物。
南美洲的一种肺鱼是迄今发现的拥有最大基因组的动物。通过将美洲肺鱼基因组与其他肺鱼基因组作比较,研究人员确定,美洲肺鱼每1000万年向其DNA中添加相当于一个人类基因组的基因。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史全研究员团队与吴忠帅研究员团队合作,在前期柔性相变薄膜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改善化学交联合成方法,并利用湿法纺丝技术,开发出一种具有固-固相变特性的本征柔性相变纤维。实际人体热管理实验表明,该柔性相变纤维具备优秀能力的温度控制性能,为新一代智能调温纤维材料的研究与发展提供了新方向。
近日,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助理教授吴惊香团队揭示了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的底物结合及抑制机制,为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研究奠定了基础。尽管研究已揭示了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的底物结合及抑制机制,但对吴惊香团队来说,“闯关”远未结束。
研究人员介绍,就像水龙头的阀门能调节水流的大小,晶体管也能够调控由电子或空穴等载流子形成电流的大小。研究团队通过可控调制热载流子来提高电流密度,发明了一种由石墨烯和锗等混合维度材料构成的“热发射极”晶体管,并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受激发射”热载流子生成机制。
人工智能,从技术层面而言,特指使计算机程序呈现出人类智能的技术;从客观存在层面而言,泛指能够表现出人类智能的机器设备。
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传承历史和文明的载体,也是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深厚根基。
作为数字时代的新型生产要素,数据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基础,已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和关键引擎。 多措并举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让数据要素更好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任务。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建立人工智能安全监管制度。所谓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AIGC),是指基于算法、模型、规则等,生成文本、声音、图片、视频等内容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
“木星冰卫星探测器”(JUICE)将于8月19日、20日飞越地球和月球。次飞越可能是整个飞行任务中最复杂的,因为JUICE必须精确通过与地球和月球相关的正确位点,进而“搭便车”前往金星。
研究星系的形成和演化,对理解宇宙起源和结构有重要意义。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王涛团队揭示黑洞通过调制星系冷气体含量影响星系的形成演化,解开了困扰天文学界半个世纪的谜题。”王涛团队通过对样本星系中原子氢和超大质量黑洞的对比研究,发现星系中心黑洞质量与原子氢含量负相关。
中国科协推出科普大篷车项目,让“移动科技馆”走到乡村孩子身边。潘薇是安徽省科技馆科普大篷车的第一代科普工作者,“我们常在外边跑,陪伴家人的时间很少。
8月12日晚至13日晨,被誉为“全年最适合观测的流星雨”——英仙座流星雨迎来极大。
这些年来,在各地各方的共同努力下,长城保护、传承与研究工作有序进行,长城的保护状况得到持续改善。
大学博物馆面向中小学生开放,有利于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与普及,对促进知识传播、文化传承、提升学生综合素养都具有积极意义,无疑值得肯定和点赞。
近年来长江水生生物资源总体呈现恢复向好态势,以十年禁渔为重点的长江大保护系列政策措施取得明显成效。
“气温每上升1℃,所选育的小麦品种的环境适应能力将下降8.7%。论文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熊伟建议,未来必须对现有育种策略做调整,增加抗逆高产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以适应持续不断的增加的极端天气事件。
日前,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赵岩团队和合作者在《自然》发表最新研究成果,为开发治疗与多巴胺转运蛋白(DAT)相关精神疾病的药物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信息。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统计显示:7月,乘用车国内销量159.5万辆,其中,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销量85.3万辆,首次超过传统燃料乘用车74.2万辆的国内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