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在县农业乡村局从事农业技术辅导作业现已39年,退休后,仍一向活泼在田间地头,责任为村里的栽培农户答疑解惑,他常说:“这是我的本职作业。”
2005年,依据作业规划,县里预备在间隔县城57公里的小山村开展马铃薯工业,助力于乡民增收致富,需求从县农业局抽派一名农业技术骨干驻村辅导。在搭档们还在犹疑之时,父亲自动请缨,并顺畅经过安排的选拔,敞开了驻村日子。
到了村里,父亲每天早出晚归,不是在田间地头就是在入户造访,跟农户了解马铃薯栽培病虫害防治、上肥状况,他的簿本上记载的根本都是栽培户栽培马铃薯的状况。
一个夏天的中午,酷日好像一团焚烧的火焰,父亲正预备拾掇东西回到暂住的农户家时,同届校友老张跑来赶忙叫住父亲,把手中的鼓鼓囊囊的公文包递到父亲面前,神奥秘秘地说道:“老同学,我家农资店新进了一批农药和肥料,你看能不能帮我个忙,在这儿推行一下,价格肯定让你满足。”
听后,父亲心中浮想联翩。那时候农资办理还不行标准,有些商贩为了出售农资,常常夸张产品成效,甚至在其间掺杂使假,农户们一旦使用了这些残次的农药、肥料,不只颗粒无收,还将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栽培马铃薯需求什么样的肥料,我心里是稀有的。你们的产品,我不感兴趣。”父亲的口气坚决而严厉。
但是,老张并不计划容易抛弃。他匆促从公文包里掏出一个信封,里边装着厚厚的一沓现金。他企图把信封塞到父亲手中。
父亲见状呵斥道:“请你把这笔钱收回去。咱们不需求这种见不得光的买卖。只需你的化肥、农药质量过硬,农户们自然会找上门来。”
父亲清正廉洁不只体现在作业上,更贯穿于日常日子的每一个细节,即使退休后,为村里的栽培农户进行技术辅导,也是分文不取。在父亲身教言传下,“廉”这一字是咱们家中每个人在作业日子中都遵照的根本要求。
现在,我成为了一名检督查干部,当我与父亲聊起在作业中面对的引诱和困惑时,父亲总说“做好本职作业,其他都不能拿不能要”。这好像一座灯塔,为我指引着行进的方向,让我时间坚持清醒的脑筋,绷紧纪律之弦。(龙胜各族自治县纪委监委)
2025-07-02
2025-06-30